365在线传统的技巧-雷军深夜哽咽: 小米遭车祸质疑, 300亿砸研发争口气
你的位置:365在线传统的技巧 > 新闻动态 > 雷军深夜哽咽: 小米遭车祸质疑, 300亿砸研发争口气
雷军深夜哽咽: 小米遭车祸质疑, 300亿砸研发争口气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9:33    点击次数:71

北京五月末的深夜,小米科技园七楼的灯光还亮着。55岁的雷军攥着厚厚一摞事故报告,指尖在SU7测试车撞毁的照片上反复摩挲。窗外停车场里,二十多辆新车整齐列队,车灯在黑暗里明明灭灭,像极了这一个月来网络上闪烁的质疑声。

三月底天津港那场车祸,把小米15周年庆的喜气撞得稀碎。测试车撞上护栏的视频在抖音刷屏,点赞最高的评论写着:“互联网公司还是回去卖手机吧”。行政部准备的庆典礼炮堆在仓库角落,礼盒上“十五周年”的金字蒙了层灰。

雷军这四十多天没睡过整觉。早晨七点出现在汽车部,晚上十点转场芯片实验室。有次在食堂扒拉两口凉透的炒饭,突然盯着手机屏幕苦笑——那是网友把小米造车和特斯拉刹车门剪在一起的对比视频。

“咱们得用技术堵住他们的嘴。”他在内部会上嗓子都是哑的。五年前说要投1000亿搞研发,底下还有人嘀咕“雷总画大饼”,如今账本上明晃晃写着1050亿。今年单是汽车业务就要烧掉200亿,这钱能在三线城市盖三十所希望小学。

走进亦庄的芯片实验室,能看见十年前的老物件:2014年第一代澎湃芯片的设计手稿,镶在玻璃框里挂在墙上。58岁的芯片工程师老赵摸着新出炉的玄戒O1原型机,想起当年七个人挤在民房改的实验室,夏天怕机器过热,轮流抱着冰袋给设备降温。

新来的95后姑娘小吴正在零下30度的冰库做冻屏测试。睫毛结着霜花,手指冻得通红,还在本子上记数据:“零下28度,触控延迟0.03秒”。她说最难受的不是低温,是看到微博上有人说“小米芯片就是贴牌货”。

汽车测试场现在比机场还热闹。二十多辆SU7每天要完成三百次急刹测试,轮胎磨得能照出人影。路测组长老李给我看他们的“变态课表”:海南40度高温暴晒、漠河零下40度冷启动、重庆连续50道弯坡测试。有辆车在内蒙古雪原跑了三万公里,车门缝里嵌的冰碴子攒了半罐头瓶。

雷军有回去车间转悠,碰见个装配工人在方向盘内侧刻小米logo。老师傅憨笑着说:“等车主摸到这个小细节,就知道咱们的用心。”这话让雷军站在流水线前发了十分钟呆,转头就把月底芯片发布会的主题定为“看不见的功夫”。

发布会前夜,雷军独自在测试场走了很久。SU7的车灯刺破黑暗,照见水泥地上深深浅浅的刹车痕。十五年前他在中关村喝醉时摔碎的酒瓶,和这些痕迹一样,都是成长的烙印。

那些说“小米不行”的人或许忘了,中国高铁曾经连螺丝都要进口,北斗卫星被嘲笑是“太空风筝”。如今小米每年研发投入能买下整条长安街的地皮,这些钱正在变成指甲盖大的芯片、变成暴雨天稳稳抓住地面的轮胎。

下次看见快递小哥用红米手机抢单、网约车师傅开SU7接客,不妨多聊两句。这些滚烫的生活场景里,藏着中国制造最硬气的回答——就像老辈人常说的,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够十万八千里自然见分晓。

雷军把取消庆典省下的钱,全砸进了自动驾驶算法的优化。这比放烟花带劲多了,毕竟科技企业的生日礼物,就该是实验室彻夜不熄的灯光,是工程师们冻僵的手,是方向盘上那个越摸越亮的金属标识。



相关资讯